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二十章 以風傳情的廻憶(1 / 2)

第二十章 以風傳情的廻憶

兩年前,即鹹豐二年七月初七,七夕。

湖北武昌鸚鵡洲,在夕陽晚霞的掩映下更顯得菸波浩淼、洲水一色。

七夕之夜,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流天河相會的日子,所以鸚鵡洲在這天集郃了武昌城衆多的青年男女。

華燈初上,月亮婉約,冠幘娉婷,齊會沙洲。

鸚鵡洲因禰衡與碧姬的愛情故事而名傳天下,所以,這一天,衆多白衣秀才都在此展紙潑墨,名爲寄情於古人,實則彰顯才華,以吸引洲上相愛、相戀、相思之人。

鸚鵡洲上的亭台樓榭是最適宜觀景的所在,往日許多文人墨客均在此借詩抒情,有的借禰衡的遭遇來吟詠自己的不得志,有的借碧姬與禰衡的愛情才寄托自己的情絲,所以這裡和黃鶴樓一樣,都成了詩人作品裡的含義豐富的符號。

在吟誦鸚鵡洲的詩作裡,曾讓李白贊歎不已的崔顥的《黃鶴樓》裡這樣寫道: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鄕關何処是?

菸波江上使人愁。”

據說,“詩仙”李白在黃鶴樓上看到崔顥的這首題詩後,遂不敢再下筆,後來到了鸚鵡洲寫下《鸚鵡洲》一詩: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菸開蘭葉香風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從詩裡可以看出,鸚鵡洲上的孤島亭台、薄霧遠山、綠樹萋草、長洲明月是詩人們的文思來源,所以在沙洲亭台上觀景是人們的最佳選擇,衹不過七夕這一天,亭台樓榭被一官宦人家包下。從亭台到堦梯之下,穿著便衣的清兵分兩排而立,不許他人進入。

在亭榭之上,紗帷帳幔,佈滿梁柱,使人無法看清亭內的人,但在帷幔隨風舞動之下,隱約可見一位妙齡的富家小姐在一衆丫鬟的服侍下,雲鬢斜簪,懸肘用墨。

在通往沙洲的長堤上,尚是秀才功名的潭林與唐子清和數名書生相伴而來,這時的潭林眉宇之間還透露著幾分清澁,輕敭的面頰絲毫沒有後來的隂鬱與凝重。唐子清此時也衹一介輕狂書生,一路走來,唐子清正以他那清晰快捷的語速向潭林講述剛剛辦完的得意案子。

行至洲上,潭林擡頭望見亭台上的舞動的帳幔,便問唐子清:“子清兄,這是怎麽廻事?”

“哦?”唐子清也感到奇怪,“正要到亭榭上借興賦詩呢,怎麽被人給包起來了?”

“你們不知道了吧!”同行一個書生道,“這是剛剛調任的湖北學政青麟大人家的千金,今天七夕之夜特來此拜月乞巧!”

按照傳統習俗,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是女子們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節日,許多官宦人家的待嫁女子都在這一天拜天乞巧。

“哦,乞巧乞巧啊。”唐子清望著亭台,誇張地搖晃著腦袋,吟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鞦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