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5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飞遍了皇宫的大小角落,等苏九歌和谢远走到御书房,穆皇后已经带着敏贵妃等在门口了,看见她来,脸上就端了温和笑容.

  “九歌,你是离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帝,这登基典礼可不能草率马虎.”

  边说边又感慨的摇了头,“等你登基以后,咱们也都该退出皇宫,去寺院静修了.”

  “可别,偌大的皇宫要是只有我和夫君,那得多孤单?”

  苏九歌笑眯眯的摇头,上前挽了她的手,才又看向旁边的敏贵妃,歉疚道:“敏娘娘,子擎的事情……”

  “九歌,在他们有此意时,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你不用愧疚.”

  敏贵妃摇摇头,秀雅的眉眼间带着丝解脱,轻叹道:“路是他们自己选的,能有现在的结果也怨不得旁人,而且你叔叔从前……”

  “娘娘,从前的事早已过了,您也放宽心,不必挂怀.”

  难得敏贵妃如此通情达理,苏九歌又怎会介意那些本不属于她的罪过?

  穆皇后笑了起来,“你们俩都是心善之人,大家就握手言和,从此以后诚心相待.”

  “那是自然,”敏贵妃微微笑了,苏九歌点头笑道:“我这初掌离国,万事没有头绪,这后宫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按照祖宗先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行,我们都知道你事情繁忙,你就不必操心那些杂事,交给我们就行.”

  穆皇后答应下来,见苏九歌要忙着处理奏折,闲聊几句过后,也就各自散了.

  寒冬已过,早春如约而至,御花园里的万物都开始复苏,透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离国已经没有可继任的皇子,而苏九歌又才华横溢,智谋频出,那些大臣们也渐渐都接受了苏九歌为离国首位女帝的事实.

  因着她的再三重申,登基典礼也是简朴至极,简单到就改了国号为宁远,在朝堂上宣布新政开始,她所统领的宁远时代,便拉开了序幕.

  待到暮夏之时,整个离国上下都接受了这位新任女帝,而御花园里,穆太后领着一众太妃说笑聊天,脸色较往日之时,竟是更红润有神了几分.

  夏太妃敲敲桌,清咳了声,才得意的笑道:“明日便是百花苑交账的时候,不知道众姐妹可否做好了准备,拔得头筹了?”

  “瞧你得意的模样,你芙蓉堂该是生意不错吧?”

  穆太后笑着摇头,“我这牡丹堂的都不省心,光是教她们,就快费尽了我的心思.”

  “可不是嘛?我心想着佛法容易些,谁知道也是难以传扬.”

  敏贵妃满脸的无奈,“平常看着善男信女颇多,但轮到我去设立佛堂,想以佛法渡人的时候,那些信街却不知跑哪里去了?”

  “就是,我们杏花堂也收效甚微,大家甚至都想放弃了.”

  “我们桃花堂也是,开设的歌舞坊,也很少有人去,都快维持不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我们也不好意思找圣上支银子,倒不如待在宫中,别给她添麻烦了.”

  一众大大小小的太妃都纷纷表示不想干了,得了空过来的苏九歌听见此话,笑着摇头,“万事开头难,大家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有效果了呢?”

  穆太后听见她的声音,赶紧招呼她坐在自己身边,“九歌,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御书房那里有阿远看着,我便过来看看你们.”

  苏九歌抿抿唇,笑道:“大家都不要着急,女子就业本就是艰难之事,咱们要有耐心坚持做下去,如果觉得不适合做生意的,建议去新学堂授课,如何?”

  夏太妃一脸惊诧:“新学堂?九歌,你这又是出了新主意?”

  “对,我这段时间发现离国对教育看的并不重要,所以我便起了兴办学堂的想法.”

  教育这事任重道远,得从娃娃抓起才行,但穆太后听了她的想法,眉头却微微蹙了起来:“九歌,你的想法是不错,但离国疆土甚广,只怕鞭长莫及啊?”

  “穆姐姐说的没错,不光是鞭长莫及,只怕普通人家也交不起学堂费用吧?”

  “依我看,要不然就只在京都设个学堂,别的地方就不用管了吧?”

  “那可不行,”苏九歌摇头,眸中满是坚定,“举国之力,还供不起孩子们读书吗?”

  苏九歌看看一众诧异的女人,轻笑道:“朝中大臣皆是男子,咱们也就忍了,但这学堂可不能缺了女先生,所以我想请各位建起一起娘子军,来扛起大旗.”

  穆太后仍是有些迟疑,“九歌,做比说更难啊?”

  “我知道,所以兴建学堂和聘请先生的费用,由国库和离国的久缘商行各担一半,你们只管用心聘请那些学识出众的先生就行.”

  顿了顿,又道:“离国大大小小有十九座城,还请您挑十九位能力卓越的人出来,每人负责一座城,前期至少城里的每座小镇都要兴建起学堂,供那些孩子们上学.”

  “这……”

  穆太后有些傻眼,她这盘棋下的够大啊?

  苏九歌也不管她的诧异,只微笑道:“孩子们从年龄段划分课堂,幼时习什么,童稚时需要学什么,整个离国都要统一标准,全国要有通用的官话.”

  “你们都是从小开始学习的,这些应该都清楚,至于需要学习的课程,得要男女通用,等你们商量过后,咱们再细细研究.”

  苏九歌是穿越过去的现代人,很多形式只需要照搬现代的就行,再和离国的国情加以揉合,相信很快离国就会兴起教育之风,十年后,国家人才辈出,再不怕后继无人.

  大家听的似懂非懂,但也基本明白了她的意思,穆太后迟疑了下,“九歌,我不反对兴办学堂,但孩子们上课,全免的吗?”

  “先暂定十二岁以内的孩子免费上课,只需出那些书本纸墨费就行了.”

  课程没有出来,苏九歌也只能先这样定下来,那些个太妃都睁大了眼,夏太妃更是咋舌不已,“九歌,这花银只怕如流水吧?”

  苏九歌眨眼,“可是十年后再看离国,该是人才如春笋,层出不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