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65节(1 / 2)





  “所以,刘南说你好,大家都相信她,就觉得你更好了。”

  “都是朋友,当然彼此欣赏了。”

  “可我就没什么朋友。”

  鲁盼儿在学校有许多好同学,毕业后在红旗九队与陈婶儿、小春婶儿、蔡颖等人都很亲密,眼下又结识了刘南,便笑着说:“只要真心对人,就能交到朋友了。”

  “我也真心对大家好呀,经常请她们吃零食。”章丽雯进广播电台后便有了正式工作,每月有一份工资,她又闹着让家里继续补贴,每个月的钱算起来比台长都多,平时一向很大方。可是,还是没有用。

  到了广播电台之后她一直很孤单,大家明显疏远自己,就连自己先结识的刘南、金玲也与鲁盼儿成了朋友。而前两天,自己刚与金玲吵了一架。

  更让人生气的是,明明自己受了委屈,可台长还偏心金玲,批评了自己。

  在鲁盼儿看来,“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当然好。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真心关心别人。”

  章丽雯赶紧解释,“我也不是不关心别人,只是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像你照顾人习惯了。”

  丰收丰美也是最小的,过去家里人多,从不用他们干活儿,也有些娇养,但现在他们却都懂事了,一直担起大半的家务。

  而章丽雯一直都像没长大的孩子。

  鲁盼儿淡淡一笑,“我正好与你相反,家里的长女,从小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帮着做家务。”

  “原来在九队时就想着赶紧离开,现在觉得有你们可以说说话儿也挺好的。”章丽雯还有许多委屈,“现在蔡颖与吴强又搬到一起住了,我不愿意看到吴强,就没过去招呼;最可恨的是杨瑾,刚刚见了面打个招呼就走了。”

  第107章 什么态度

  鲁盼儿真心劝章丽雯, 见她听不进,也就无可奈何了。

  但章丽雯批评杨瑾, 她可不能听之任之,“大家来我这儿都是来做衣服的,又要量尺又要试穿的,他一个男人怎么好久留呢?平时每每来了人就躲在厢房里看书,不出来的,因为你是他的老同学才过来招呼一声的。”

  章丽雯一向以为鲁盼儿并不知道她曾向杨瑾提出一起回北京,就又说:“我们不一样的,父母是一个单位的, 从小就认识了。而且我还帮他从北京带过许多次东西呢。”

  鲁盼儿笑了,“你帮杨瑾带东西, 他也没少帮你呀。你们都在红旗九队的时候,知青的自留地都是他种的, 你就连摘菜也没去几次吧?知青点儿的卫生、做饭也是他弄;还有你回家、去公社广播室,多半都是他接送……只我看到的就有不少,实际应该会更多。”

  章丽雯帮杨瑾做过什么,她记得都很清楚。但是杨瑾帮自己做过什么, 她早不记得, 其实也不是她故意忘记, 而是以为都是应该的, 现在听着鲁盼儿数出来大吃了一惊, 原来杨瑾并不欠自己的,而自己却欠他的。

  她突然醒悟了, 也许自己在电台受过了许多照顾而不自知?所以大家都不喜欢自己?那么杨瑾也是因此才不愿意与自己处对象?她叹了一声气,“杨瑾就是因为你关心他,才跟你结婚的吧。”

  “也许有这个原因,”不过鲁盼儿不这么认为,“其实杨老师帮助我更多。”不论先前,只说结婚后,他处处照顾自己,怀孕后更是无微不至。但夫妻之间,又与同事朋友不一样,从来不必相互计较的。

  章丽雯就不理解了,她一直没弄明白,“他为什么就跟你结婚呢?”

  这应该是章丽雯的心结了,鲁盼儿决定让她从今死了心,就笑着说:“我们能结婚,是因为对许多事观点都一样,心灵相通,在一起非常开心。就是结婚一年了,我们依旧时常在一起听歌、读书、聊天,满心都是幸福。”

  自己虽然喜欢杨瑾,又在知青点儿同住了好几年,可最多的是话不投机,章丽雯心里有些酸,但她掐尖惯了,并不服气,而且果真觉得自己还是要比鲁盼儿多许多优势,便重新露出笑容,“我爸爸说襄平县太小了,也没有好青年,让我调回北京再找对象呢。”

  其实哪里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吧。但是鲁盼儿替章丽雯着想,“伯伯说的对,回北京找对象就不用担心户口,以后调回北京也容易多了。”章丽雯最重视的不就是这一点吗?

  “是啊,北京户口可比别的城市难得多了……”

  说了半晌的话,看着快到中午了,鲁盼儿就让章丽雯,“今天家里炖鸡,你留下一起吃吧。”

  章丽雯在九队生活过好几年,知道农家杀鸡是大事,都是招待贵客的,因此得知刘南吃了鲁盼儿炖的鸡很不平衡,此时见鲁盼儿也邀请自己,就又高兴了。当然她并非为了吃一顿鸡肉,便摆摆手回绝了,“你们在农村,养鸡不容易,不比我有工资,还有家里的补贴。我就不蹭饭了——这次来搭了七队的骡车,还要搭回去坐长途汽车呢。”

  出门向院子里无意一瞟,一群鸡正慢悠悠地溜达,便叫了一声,“呀!你们家怎么养这么多只鸡?”

  “家里没养猪,省下粮食就多养了一些鸡。”

  章丽雯再是没心没肺,此时却也明白了,鲁盼儿怀着身孕,这鸡一定是杨瑾买了给她补养身体和坐月子的——过去杨瑾买了什么好吃的,都要分给鲁盼儿,现在只有更疼媳妇。心里更不是滋味,便急忙走了。

  中午家里果真炖了鸡。

  鲁盼儿有了身孕,两个孩子又小,每隔几天,杨瑾就张罗着杀只鸡让大家吃好点儿。平时做饭菜早不让鲁盼儿动手了,但是炖鸡总要她做,一样的鸡,她做的就特别好吃。

  一家人围在桌旁吃鸡,杨瑾随口问:“章丽雯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做了衣服又聊了那么久。”

  “也没什么,”鲁盼儿含糊地说:“听说她父亲要她回北京找对象。”

  “噢,挺好的。”杨瑾说着替鲁盼儿挑了鸡心,笑着说:“你吃吧,听说吃鸡心长心眼儿。”

  这正是红旗九队这边的俗话。

  鲁盼儿就知道他想起自己跟章丽雯别苗头的往事,与自己逗趣,便将鸡心重新夹给他,“我心眼儿够多的了,你白读过那么多书,心眼儿却不够用。”章丽雯对他有意,他居然一直不知道!最后被章丽雯追到自家,还摔坏了喝水的搪瓷缸。

  “姐,姐夫什么都会,你为什么说他心眼儿不够用呢?”丰美就问了。

  “为什么呢?”鲁盼儿夹了鸡肝,“你们一人吃一半儿,对眼睛好——还有小孩子吃饭时不要说话,容易呛着。”

  当着丰双胞胎的面,杨瑾笑笑吃了鸡心,可晚上却躺在被窝里大笑不止,“我现在都想不明白,还是黄毛丫头的你怎么就能发现章丽雯的心思,还能跟她别苗头占了上风?”

  鲁盼儿拉了灯,淡淡地说:“还不是你总送给我糖?”

  “可是我只把你当学生呀!”

  “这就不好说了,”鲁盼儿拍拍肚子,“宝贝,你说爸爸妈妈谁先动的心?”

  杨瑾伸过手,正好孩子就动了一下,“他是支持我的!”

  “才不对,是支持我的!”鲁盼儿的手也在肚子上呢。

  “这样吧,”杨瑾想了想,“下一次宝贝要是在左边动,就是支持我,在右边动就是支持你。”说着重新开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