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日三餐第61节(1 / 2)





  没关系。

  她喜欢。

  国庆节假期过去两日,夏皎发现温崇月染上了一个了不得的“恶习”。他意识到夏皎对“小娇娇”这个爱称反应剧烈,非但不知收敛,反倒变本加厉地逗她。夏皎难以改变温老师的奇怪称呼,只能一边爽一边无奈接受。

  奇怪的男人。

  温崇月和夏皎都无意在人山人海中逛园林,不过温崇月倒是带了夏皎在清晨去爬虎丘,毕竟这里有着地标式建筑、云岩寺塔。南方的小山丘大多秀气,和北方巍峨高耸的大山不同,这种小山丘更适合散步,慢慢观赏。昨夜中刚下了一场雨,清晨竹叶清,时闻鸟鸣。

  温崇月带了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水和蟹黄酥,准备时刻投喂夏皎。

  有一句茶诗,叫做“晨坐独对朝霞”,清晨的虎丘山上人算不上太多,因游客少而显得愈发清幽。温崇月清晨烤了奶酪鸡蛋吐司杯,不太习惯早起的夏皎胃口不太好,没有吃下,就装在透明的小盒子中,现在才取出来,吐司边缘烤得焦黄酥脆,内里的奶酪和蛋黄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正好两口一个。

  虎丘地方小,没多久就逛完了,两个人顺着仍有原居民的七里山塘街往阊门走。比起来已经完全商业街化的山塘商业街,明显这里的白墙黛瓦更有老苏州风情。夏皎好奇地看着周围民居,这些房子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巷道狭窄,有穿着白衬衫的人骑着自行车悠哉经过,温崇月顺势拉了夏皎一把,夏皎冷不丁贴靠在他胸膛前,嗅到干净的植物气息。

  夏皎要沉溺其中了。

  中间路过还有一个热闹嘈杂的菜市场,有人卖莲子,温崇月挑了几支大的,付钱,剥开,剔除莲心,喂给夏皎吃。

  苏州好吃的又岂止这些,俩人在第四天几乎走遍了苏州大大小小对外开放的所有博物馆,最受夏皎喜爱的是丝绸博物馆和扇子博物馆,小巧精致,藏在民居之中。

  她在这里看到一副象牙骨扇,看标签介绍是清朝的,雕琢如生,精巧美丽。

  夏皎被这美丽的扇子吸引了,眼巴巴地看着,无意识喃喃:“好漂亮啊心动……”

  这样说着,借着余光,她窥见温崇月取出手机,低头看。

  夏皎担心地问:“是工作上的事情吗?”

  温崇月摇头:“不是。我在搜,抢劫博物馆需要判多少年。”

  夏皎:“……”

  她回头四下看了看,没看到保安身影,才松口气,严肃地捂住温崇月的唇:“请不要继续说下去了,温老师,目前我还不想守活寡。”

  温崇月镇定地收起手机,握住夏皎手腕,轻轻一挪:“舍不得我?”

  夏皎移开视线,她其实很害羞表达出一些直白的话,尤其是对方这种疑问。

  她说:“嗯……主要是守也守不住。”

  温崇月叹气:“没良心。”

  夏皎说:“才不是。”

  为了证明自己话语的真实度,她特意“知恩图报”“投桃报李”,用烤箱精心烹饪了香喷喷的蓝莓酥饼,用以表达对温崇月投喂之情的感谢。

  最后三天假期回了扬州,女儿归家,二老自然欣慰。扬州不如苏州大,但生活节奏要更慢一些,闲来无事,夏皎去钟书阁中阅读,今日客多,钟书阁人满,她就和温崇月一块做在面对玻璃窗的高脚椅上。

  夏皎看了许久,不经意抬头,对上温崇月的视线。很明显,对方在看她,目光专注。

  夏皎摸了摸脸,紧张兮兮:“我今天的妆是不是太浓了?”

  “没有。”

  夏皎松了口气,仍旧奇怪:“那你看什么?”

  温崇月转移视线:“看阳光。”

  夏皎深以为然。

  今日阳光颇好,照在书页上,阴影淡淡,有种穿着运动服扑到柔软草地上的踏实感。

  她喜欢这样的生活。

  不需要光鲜亮丽,不需要显贵于人前。夏皎以前供职于奢侈品行业,没少见那些“达官贵人”,因工作原因,也接触过不少明星、“上流人士”。她承认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和精益求精的衣食住行很迷人,但总像悬浮在高空之上的一场梦,随时会有跌落破灭的危险。

  夏皎更喜欢安稳的生活。

  她不觉着如今平淡,更何况,还有大把时间去欣赏花开,吃吃喝喝做做。

  夏皎确认自己胸无大志,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温柔和睦。

  一日三餐,两人四季,猫狗——

  夏皎小声地对着温崇月说:“我们好像还没有猫狗双全耶。”

  温崇月讶然:“你喜欢狗?”

  夏皎想了想:“如果非要说喜欢的话,大概喜欢朋友家的狗?”

  温崇月稍加思索:“昼仁倒是养了只巨型萨摩耶,下次带你去看看。”

  夏皎用力点头,不过,隔了一阵,她想了想,提出一个问题:“可以随便摸吗?”

  温崇月翻开书:“摸我可以,摸狗不清楚。”

  夏皎:“……”

  “不过不用担心,”温崇月指指自己脸颊,“你可以用吻来贿赂我,我想,如果皎皎愿意给她丈夫一个吻的话,我会很乐意去帮助她获得一只狗。”

  “不用了,”夏皎掰着手指,安静地数,“现在我们家里面有虾米和温泉,两只猫猫。”

  说到这里,她抬脸,指了指温崇月,一本正经:“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