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宁将军第94节(2 / 2)


  倘若这回,北皇炽舒能够打败那支已经开到了幽燕边境的魏军,自然一切好说。但是倘若无法抵挡,等着自己的下场……

  他想起了原本驻军安龙塞的黄脩。那是他的一个旧交,当年一同逃亡来此。

  黄脩就是在去年八部战事发生之时,死在了大魏那个女将军的手下。据说,他人被一杆长矛钉在关门之上,活活钉死在了那里。

  他和已下了决心最后大不了殉国的陆康不同,复国即便无望,他也不愿死。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忽然又想起自己的儿子。

  他就这一个儿子,因为心里实在没底,不想令其掺和最近的事。但儿子却不知死活,求来了一个武职,整天做梦都想着复国之后怎么建功立业。他不敢在明面上限制行动,只能暗中叮嘱他少惹事。

  今日眼看天就要黑,还不见他回。李仁玉更不放心了,正想派人出去找,家人跑来通报,说公子在城中的一间酒楼里和几个吃酒的狄人起了冲突,人被扣住不放,对方发话,让他自己过去评理。

  李仁玉吃了一惊,心里立刻叫苦。

  他如今虽被封为右宰,但那不过是晋宫里的官,用来吓唬当地民众或还管用,遇到狄人,莫说贵族,便是军中稍微有点地位的军官,怕也不会给他面子。

  他问了几句,得知对方看着像是狄军里的低级军官,心中便有数了。

  狄人上下无不贪财,尤其喜好黄金。应当是认出了儿子,想要借机向自己索要钱财。

  如今局面之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急忙带了些金,叫上几个护卫,跟着一道匆匆来到酒楼,上去到了一间包房,迎面上来了一个精瘦如猴的狄兵,操着狄人言语,凶神恶煞似的,命他的人都出去。

  李仁玉在狄廷做官多年,自然能够听懂。知对方这是为了勒索方便。无奈,只好命手下听从,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他关心儿子,张望内里,却不见人,只看见靠窗的位置上坐着一人,那人手中端着酒杯,正自斟自饮,头上又压一顶狄军惯戴的便帽,侧着脸,仿佛正眺望外面的街景,身形悠闲,猜测应是头子,便问:“我儿子呢?只要他没事,一切好说!”

  话音落下,只见那人放下手中酒杯,转脸朝向他,接着抬臂摘下头上的帽子,随手搁在桌上。

  李仁玉这才看清他脸,竟十分年轻,生得英眉秀目,眸光炯炯。

  他一愣。

  “李右宰,恭喜升官。”

  对方朝他一笑,招呼了一声。

  李仁玉不再怀疑了,对方是个女子!

  他起初诧异万分,不明白此地怎会有这样一个女军,愣怔了片刻,突然,他双目圆睁,死死盯着对方,眼里露出了不可置信般的光,抬起手,指着道:“魏国女帅?长宁将军?”

  姜含元再次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示意他入座。

  第101章

  李仁玉骇得齿根发冷。

  郡城方圆百里的地界驻满防兵,自从炽舒亲自到来之后,周围几条通往此地的路径更是戒备森严,普通人已被禁止出入。

  两军交战,谁能想到魏军女帅竟会在这个时候冒险越防到了这里。

  他方才也只是因对方那非普通之人能有的气度和女子身份,加上如今局面,才作出了那样的大胆猜测。话说出口后,实是连他自己也觉不大可能,却没想到,竟是真的。

  他脸色骤变,下意识地接连后退了几步,待扭头呼人,看见她冷眼瞧着自己,依旧端坐纹丝不动,没半点阻拦的意思,忽然回过神,想起了儿子,猛地抬眼:“我儿呢!”

  “令郎好得很。我有求于右宰,怎会怠慢了他?”

  李仁玉早年以亡国臣的身份投向狄廷,又做官到了现在,岂会不明便她的言下之意。再想到此处就是炽舒的眼皮子底下,她便是有通天之力,料也不敢过于为难自己,这才定下了神,慢慢走到她方才示意过的位置上,落座,看着对面的魏国女帅提起酒壶,取杯,为自己斟酒压惊。

  “敢问将军,今日将我唤来,所为何事?”他压低声问。虽极力想显得自若,但话语的余音,依然微微带了点颤抖。

  姜含元将倒好的酒推到他的面前:“听闻你故国即将复立,皇甫容是怎的一回事?”

  林仁玉听到是为这个,方微微松了口气,很快,若无其事地道:“小皇子天生不同凡人,幼时便有高人摸骨断言,乃圣人之相。当日洛阳城破,他带着国玺出走,下落不明。他乃晋室仅存的一点血脉,更是我晋室复兴之兆,万民之望。陆康你应当知道的,乃是他舅父,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寻访。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叫他查到他便是数年前洛阳珈蓝寺中的无生。等到他西行归来,历经艰辛,终于寻到了人,于不久前迎奉至此……”

  他说着话,觑见对面那魏国女帅神色渐渐转冷,漫不经心般拈了桌上摆着的一双鸡翅木筷,两指忽地一拗。

  伴着一道咔嚓的木裂之声,一副坚硬木筷应声在她指中一下折断。

  仿若被拗断的是自己的脖颈,李仁玉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我来此也有几日了,听到满城都是对我的谩骂之声。白天在街口,你说巧不巧,恰就看到令郎当街唆使民众敌视于我。令郎不但仪表堂堂,辞令也是张口就来,天生一副好唇舌。见到右宰,我便明白了,家学渊源,有其父必有其子。”

  李仁玉知她是不信自己的话,又不知哪里出了岔子,盯着桌上那副被她拗断的筷,心中忐忑不已,强笑着道:“我已将我之所知悉数告知了将军,不敢隐瞒……事情都是陆康做的,我不过是跟从罢了……”

  “看来你过得很是不错。逃来此后,不但得到狄人重用,如今又复国在望,官居高位,往后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李仁玉讪讪:“还请将军勿要取笑……”

  “我怎敢取笑右宰,只是想提醒一下,安龙塞守将黄脩的下场,你应当知道。”

  李仁玉面上那勉强挤出来的笑意再也挂不住,沉默了下去。

  姜含元冷冷看着他。

  “我大魏结束乱战,九鼎归一,然雁门北望,金瓯待补,这还是你的旧主拱手让出去的。此便是不毛瘠地,也当寸土不让,何况是大魏的北方门户。当今摄政王,他有蹈厉之志,踔绝之能,承先主遗志,誓补全天裂,永固丹宸。我的大军也已压境,战力如何,你应当也是知晓。狄人不日必将北退,回到他们自己的旧地去!此大势,不可逆转!”

  “李仁玉,我不妨和你直说,你比你的那位旧相识黄脩幸运,至少,今日我给了你机会。”

  李仁玉本暗中冷汗涔涔,忽觉她语气变得和缓了些,仿佛有所转机,心暗暗一跳,抬起眼,对上了她的两道目光。

  “你虽失大节,替狄人做事,但我也有所耳闻,你这些年并未为虎作伥犯下不赦之罪。如若迷途知返,将来我不但保你平安,便是叫你继续做官,也不是不可能。”

  “自然了,你若执迷不悟,定要和我大魏为敌,做无国无家之人,甘愿跟着狄人再次北逃,终生不归,死后葬身异域,我也不勉强。人各有志,你和你的儿子,此番我不会动你们一根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