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宁将军第86节(2 / 2)


  而且,这个变故,会不会令束慎徽对父亲和自己的信任也随之产生动摇?

  但状况之紧迫,已令姜含元无暇再去考虑这些了。

  她知道父亲派遣自己前去西关驰援的原因。

  比起那两位比她早出发一步的将军,她更熟悉那一带的人事和地形。

  她迅速地逼迫自己冷静了下来,摒弃了一切的杂念,最后在心里,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个念头。

  那便是守住西关,绝不能令长安受到任何来自北方的威胁!

  她即刻撤军,拜请赵璞执行来自姜祖望的命令,自己当天便领着来自青木营的一支轻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云落驰援。

  虽然她比左路大军出发要晚,路程也更远,但她的行军速度远胜大军,不到半个月,这一日,她比左路出发的大军提前数日,抵达西关。

  这里早已不复往昔平静。雄伟的关楼内外,变成了一片血地。

  三月底的西关,本还带着尚未消尽的几分春寒,但此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散不去的令人作呕的浓重恶臭味。歇战的功夫,远处,有大群的秃鹫盘旋,俯冲而下,肆无忌惮地啄食着地上那些无人收拾的开始腐烂的死尸。

  北狄大军压来,出动了十几万的兵马,不分日夜,随时随地,对这里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炽舒的意图,显露无疑。

  在求和缓兵的策略未能奏效之后,他便再次将目光落到西关。

  倘若叫他谋算得逞,兵临萧关,长安岌岌可危,到时,魏国将不得已聚集兵力来应对都城之危。到了那个时候,幽燕之困,迎刃而解。

  不但如此,这也宣告大魏这一场雄心勃勃的北出雁门的发兵彻底失败。

  几年之内,魏国休想再另外发动另外一场如这般规模的大战。

  更不用说,即便到了最后魏国能够逼退北狄大军,护住长安,但这种变故,将对整个魏国上下造成何等巨大的心理上的挫败,可想而知。

  樊敬和西关的将士,未必能够全部想明白这些,但有一点,他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西关不能丢。

  当日,从刘怀远不幸战死之后,樊敬便和剩下的西关守军一道,一次又一次地守住关门,打退来自对面的进攻。战事持续到现在,他们已坚守了快要一个月,伤亡惨重,如果不是凭借着关城的雄伟、誓死不退的勇气,加上来自周边的民众的支持,这座城关,恐怕早已被破了无数次了。

  就在这个白天,他们刚刚又一次抵住了一场凶猛的狂攻。但是,最近的状况,令关城内那压抑和绝望的气氛,在不断地攀升。

  口粮虽然有民众的支持,问题不大,还能再坚持一段时日,但用来守关的辎重和所需的武器却是告急。能够抵挡狄军砍杀的具有战斗力的编制士兵,也日渐减少。

  今日到了最后,竟又出现了第一天时的情景。兵力不足,加上武器短缺,临时接受短暂训练便登上关楼的民夫抵挡不住如潮的攻势,防守出现漏洞,令一队狄军踩着堆积如山的同伴尸首,成功杀上关楼。

  所幸,最后没叫对方撕破口子,樊敬带着人血战抵挡,近身肉搏,终于将全部攻上来的狄军杀死,最后靠着天黑,这才堪堪保住关门。

  白天战斗之时,对面的狄将扬言,称皇帝派的新的增援人马不日便到,命他们投降,免得遭到破关屠城的对待。

  樊敬总觉这并非恐吓,恐怕是真。

  此刻,激烈的战斗,刚结束不久。

  他站在因漂血而变得湿滑泥泞的关楼上。在他的身旁,那些活下来的士兵默默地重复着每战过后的流程,往地上撒着防滑的泥土,为下一次的战斗做着准备。

  没有人说话。到了这种时刻,所有的人,包括他在内,精神已是绷到极点,体力更是到了耗尽的边缘。

  就是这种时刻,当他听到消息,道大将军派来的援军抵达,他的狂喜可想而知,当即领人快马前去迎接。

  当终于见到姜含元,看到她落满风尘的一张倦面,听到她呼自己樊叔,这个平日刚强如若岩石的汉子,一时也是无法抑制情绪,双眼蕴泪,下跪叩首。

  “将军!我对不起你,我没有守好云落……”他的声音哽咽。

  “守住西关,你们是最大的功臣!”

  姜含元从马背上迅速翻身而下,上去,将樊敬从地上一把扶起。

  第92章

  樊敬从前便是姜含元外祖手下的干将,与姜含元舅父燕重的关系,也亲若兄弟,他又是姜含元的亲信,在云落素有威望,去年奉命归来后,便和燕乘的舅舅钟丞一道,担起了辅佐燕乘的重任。

  去年底,燕乘和钟丞一道,带了人马外出巡边,遭遇一小股的狄人游骑。狄骑逃窜,燕乘不顾钟丞劝阻,追击不舍,结果途中又遇到另一股游骑,冲突之时,他与大队失散,当天人没回来。

  朝廷和北狄开战在即,那段时日,樊敬终日忙于备战,获悉消息后,焦急不已,带人到处寻找,几天过去,始终无果,他以为燕乘已经凶多吉少,正想传信给姜含元的时候,钟丞找到燕乘,将他带了回来。

  他的身上带伤,人狼狈不堪,说那日他和大队失散后,为甩开身后追兵,马速过快,不慎连人带马一道跌下了山崖,昏迷过去。等他醒来,发现狄骑已经离开。他侥幸死里逃生,餐风露宿,半路遇到了找他的人,这才得以生还。

  他能平安归来,便是大幸。樊敬当时松了口气,事情也就过去,又一心接着备战。

  年后,随着大魏出师雁门,西关这边局势也一下变得紧张起来。他和西关守将刘怀远互为依托。他陈兵前线,终日戒备。

  上月,有天他忽然收到消息,姜含元派了使者来,送来有关战事的要务,十万火急,叫他立刻回去面见。他不但耽误,将事交待下去,连夜往回赶,行至半路,却遇到一个他在城中的亲信,告诉他,燕乘已经投狄,伙同他的舅父,密谋要将他骗回城中杀死,自己是获悉消息后逃脱出来的,让他不能回去。

  那人受伤过重,报完信便死去了,这时追杀的人马也已赶到。樊敬靠着过人武力,终于摆脱追杀,担心前线要出意外,不顾一切掉头返回,但还没到,半路就见漫山遍野,出现了无数的狄骑,正在朝着西关的方向而去。

  至此他明白了过来,狄兵应当就是燕乘将他调走之后放入的。现在再回想,燕乘去年底落单失踪的那几日,也必是被狄人俘虏了,之后放归。或者当时全部的冲突,本来就是狄人的设计,目的就是拉拢燕乘。

  那时他已回天无力,只能走了一条小道,日夜行路,终于赶在燕乘抵达西关之前将消息传到,堪堪令西关躲过一场浩劫,撑到了今日。

  樊敬将经过讲述完毕,见姜含元眉头微蹙,半晌没有发话,咬牙道:“待援军到达,请将军给我一个折过的机会!”

  他心中的负罪之感已是到了极点,早就做好和狄人同归于尽的准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半分迟疑。不料她却问道:“舅父的那些老部将,出了这样的事,难道全都甘心跟从?”

  “燕乘带着他的死忠如今随狄军在攻城,钟丞留守云落,将这些人全部看了起来。他们家人受制,不敢反抗。”

  姜含元登上关楼,眺望远处,片刻后,慢慢说道:“樊叔,援军还有几天才能到。他们都是舅父的旧人,舅父倘若地下有知,应当也不愿看到他们跟着燕乘一道踏上死路。”

  “我想去云落一趟,和他们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