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国女帝记事第177节(2 / 2)


  他们不如保存力量投靠过去,季瑜的后嗣,可是他们的希望,一世无望,二世三世……他们秦氏都能等。若不投靠,姚静有生下别的子嗣,岂不是无父族相助的季瑜子嗣如何斗得过旁人?

  叔伯们的表现,秦世元岂会不明白。

  “真好!”秦世元寒笑道。

  他突然理解为何姚静会对大士族有这么多的恶意了。

  他靠宗族获得大业,他也同样会为宗族所拖累,倒不如一把火烧干净,重新建立属于自己思想的净土。

  各位叔伯听了后,只觉寒意丛生,有一曾教养过秦世元的叔伯呐呐喊了一句:“世元……”

  谁知秦世元接下来的话让他们不由一惊。

  “诸位叔伯考虑得不错,我们保存实力,将来助四弟长子秦乾(姚乾)登基,再由其拨乱反正。还是叔伯们思虑良远,世元不及,依世元所见,世元也不该死脑筋和自家人打下去,免得让弟妹恶了我们秦氏一族去。”

  各位叔伯听完,先是一怔,随后大多喜笑颜开起来:“世元想明白了啊,正是如此,以世元才能,定然在新朝占据高位,我们也不怕新君有别的子嗣争位了。”

  秦世元微笑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还请诸位叔伯回去准备一番,明日我们召开秦氏族议,所有秦氏一族子弟都要参与。”

  诸位叔伯连忙应下。

  秦世元说完又寒暄几句,他才出了宗堂。

  一出门,他如沐春风的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其阴沉之态。

  他抬头看了眼上面的“秦”字,他若是姚静,秦氏一族不绝,姚乾绝无可能登位。

  他最了解敌人,所以秦氏一族注定要消散在这世上……就不要怪他杀鸡儆猴了,杀的还是他的亲族,背叛江州的秦氏族人他都能诛杀,可还敢再有士族生出异心。

  ****

  徐孟安闭府已经一月了。

  他强迫自己不要去探听如今的局势,他怕忍不住会再助秦世元。

  然而自己闭门读书不出,依旧抵不住一些事传进了他耳边。

  比如,萧氏一族投靠了北方,和中州集结十万大军西进江州城,比如秦世元派人围杀萧氏一族,却被秦氏族老和秦老夫人阻止,只因秦玉盈在萧霖烨手里。

  比如,大士族被逼着捐献家常,小士族被逼入伍。

  比如,山城关破了。

  比如,六十老翁请求代替自己十一岁的小孙子上战场。

  徐孟安望着晴朗的天空,他知道,主公完了。

  徐夫人给徐孟安关了窗:“郎君,天虽晴了,可寒风不减,别受了凉。”

  徐孟安微笑应是:“听夫人的。”

  随后拉着徐夫人回屋坐下,徐夫人熟练地给徐孟安煮茶点香。

  徐孟安拿着本书看了一会儿,突然问道:“秦氏来寻我徐氏征粮出兵了吗?”

  徐氏手一顿,她也是聪慧之人,她和徐孟安夫妻七年,这一听就听出了徐孟安心中所想。

  “没有。”

  徐孟安果然沉默了。

  所有江州大士族都被秦世元拖下水,唯独不管他徐氏。

  秦世元是心中感念他这个兄弟情分,还是对妹妹有所愧疚。

  “郎君,阿父现在很高兴。”徐氏低声说道,这意在提醒。

  大伙都在焦头烂额,徐氏独留家产,这是郎君和妹妹的功劳。她娘家都来求公婆借调了一部分资产来度过这场灾难了。

  “夫人放心,我不会出去。”

  徐氏脸上却不自然,徐孟安低头看书没瞧见。

  徐氏捧茶送到徐孟安手上,她欲言又止,徐孟安无可避免注意到了:“怎么了?”

  徐夫人勉强说道:“无事!”

  徐孟安道:“夫人,你我夫妻有何难事尽可说来,我必不袖手旁观。”

  徐夫人心中感念,就是知道自己夫君对自己好,她不想夫君再愧疚。

  “郎君,玉盈被秦氏除族了,整个秦氏主和的族人们都被幽禁在州牧地牢。”

  徐孟安震惊地站起来。

  徐夫人既然说了,她道:“是阿父让我们瞒着你,其实萧氏一族大半都被秦世元杀了,只逃走几个,如今秦氏还在四处搜寻。”

  徐孟安脑子一转,就将事情真相估算地七七八八,他看着徐夫人:“我徐萧两家成敌,是秦玉盈做的是吗?是秦玉盈害死了堇儿,是吗?”

  徐夫人沉重的点了点头。

  “秦玉盈早和郎虎投靠了北方,不知是秦氏想保全一脉,还是秦玉盈私心所恨,如今江州秦氏一分为二,秦世元便将大多数秦氏族人囚禁了起来,还杀了三个族弟。”

  说完后,徐夫人又道:“虽是阴谋算计,秦州牧也处置了秦玉盈,郎君,可也改不了堇儿是为秦州牧无情所亡,我告诉你,是不想你事后得知而生愧疚之心。”

  徐孟安见夫人紧张的模样,岂会不知她所想,秦世元厚待徐家,又替他们处置了秦玉盈,这也算报仇了,还将和秦玉盈的仇恨算在北方上,夫人是怕他再回去效忠秦世元,然后抵御北方未妹妹报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