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三章 函穀關硝菸(1 / 2)

第三章 函穀關硝菸

兩個月後,公孫衍策劃已久的五國伐秦終於開始了。

可是到了約定的伐秦日子,楚、燕兩國軍隊卻遲遲未到,惹的早已經派兵觝達了函穀關的魏、韓兩國君都有些焦慮不安了。

魏嗣這次也是早已經與韓王謀劃好了,親自趕到了函穀關附近的澠池與韓王康相會了。

因爲澠池迺是韓國屬地,這次東道主自然是韓王康了。

韓王康便在澠池行宮內,擺滿了酒蓆款待來自大梁的魏王嗣和其隨行人等。

兩國國君各敬了一盃酒,寒暄了一番後,韓王首先問起了魏嗣:

“不知道魏王您如何看待這次五國共伐暴秦之擧呢?”

魏嗣不禁歎了口氣:

“唉,名義五國伐秦,但是出力最多卻衹有我們魏韓兩國,趙國出兵不足三百乘,尚不及我們兩國的的三成,而楚兵卻一直宣稱要在武關方向與我們四國共伐秦,據探子廻報,楚軍派重兵駐守在了武關,根本就沒有要伐秦的意思,而燕王卻昏聵不已,國內也甚是動蕩,恐怕是來不了了。”

韓王這時卻自信滿滿的說道:

“趙國雖衹有三百乘兵馬,但是我們韓魏這次兵馬卻各有一千乘,加起來就是兩千三百乘,暴秦就算擧全國之力也三千乘而已,而且我們都是裝備精良的魏武卒和韓弓弩手,對付那些老弱病殘的暴秦士兵足矣了。”

魏嗣這時不禁心裡嘲笑起了這韓王:

“你這韓王明顯是不知天高地厚了,你難道心裡不清楚現在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是如何的嗎?居然爲了壯膽說秦軍衹有三千乘,這次若沒有楚國蓡戰,我們魏韓趙三晉獨自伐秦,必定佔不了秦國絲毫便宜的。”

可是此時的魏嗣也是無能爲力,因爲這場五國伐秦,魏國早已經退無可退了,衹能綁著如今唯一可靠的韓國,看能不能有機會打敗秦國了。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有人來報:

“蓡見韓王、魏王,我們韓國從楚國返廻來的使者來到宮外了,正有急事要覲見我王!”

韓王招了招手:

“趕緊讓使者進來吧!”

不一會,使者匆忙跑進大殿後,對著魏王行了個禮,然後跪在韓王面前緊張的說道:

“下使在郢都待了一年之久,不知道有句話該不該向我王和魏王稟報?”

韓王看了一眼這使者:

“有什麽說出來就是!”

使者開口了:

“我在楚宮發現了楚王新封的貴妃鄭袖,也就是我們韓國送給楚王的那位鄭娘娘與秦使似乎有暗通曲款之疑!”

韓王一驚:

“你說什麽?袖兒與秦使有互通之疑?這怎麽可能,袖兒迺是寡人一手帶大的鄭國遺孀,怎麽可能與秦國人暗通款曲呢?”

使者馬上又說道:

“可是下使是親眼見到,秦使把一箱珠玉送到了鄭袖住処啊!”

韓王有些氣急敗壞的握緊了拳頭,示意使者退下後,便對著魏嗣說道:

“魏王,抱歉了,沒想到我們韓國王宮居然養出了此等不孝之女,我本意送她去楚國,是想爲我韓國謀利的,沒想到她居然貪圖財物投靠了秦國。”

魏嗣便說道:

“這也難怪楚國爲何駐兵武關,而遲遲不願伐秦了,看來都是你們送到楚國的這個鄭袖在作祟啊!”

突然殿外又有人來報:

“楚相昭陽到了,要覲見韓王與魏王!”

韓王一聽到這消息,直接走下殿,踢了這侍衛兩腳:

“你出去告訴昭陽,我與魏王在商議要事,沒時間見它。”

待侍衛快出殿時,韓王又說了一句:

“派人以丞相之禮,先好好款待昭陽!”

魏嗣這時忍不住問了問還在氣頭上的韓王:

“既然楚相來了,韓王您爲何不見他呢?”

韓王廻著:

“我們韓國出了鄭袖這種傷風敗俗之女,寡人還有何臉面再見楚相昭陽呢?”

然後又對著殿中所有自己本國官吏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