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概况





  冶炼二分厂原名为粗炼车间,位于冶炼三分厂的东端,与其唇齿毗邻。建厂目的是为冶炼三分厂提供生产铬铁的原料——硅铬合金等产品。于1972年6月破土投建,1980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8522.14平方米,建筑面积亦为8522.14平方米。其中,原料车间2527.02平方米,精整跨1834.64平方米,冶炼跨3147.24平方米。原设计生产能力为粗炼产品2.4万吨,其中高碳铬铁6000吨/年,硅铬合金为8000吨/年,和75%的硅铁1万吨/年。主要设备有3000千伏安的矿热电炉3座(车间建成时另一台2500千伏安矿热电炉未上马)。实际完成投资873万元。截1989年底,有固定资产原值24.8万元,净值668.99万元,其中设备原值454.42万元,净值362.27万元。

  1988年1月28日横钢厂宣布成立粗炼车间筹备组,同年7月1日建立冶炼二分厂。设正副分厂厂长3人。现全分厂有职工221人,其中女职工47人。职工中有生产工人210人,管理人员9人,有工程师4人,助工、技术员9人。分厂下设201#、203#、机电、动力、原料等五个工段,和分厂直属技术组、值班室二个单位。有32个行政班组。冶炼二分厂建立了横钢党委直属党支部和分厂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党群工作。

  生产发展:由于冶炼二分厂建厂时间较短,因此生产历程也短。1988年1月粗炼车间竣工以后,容量为3000千伏安的电炉三台,闲置一段时间。其中一台203号炉,由一车间(冶炼一分厂)派员于1984年4月16日开炉试产碳素铬铁成功。此后1984年至1988年均为冶炼一分厂在丰水期增开电炉一共生产碳素铬铁11079.97基准吨。1989年4月28日再次开炉,始作为冶炼二分厂投产、生产碳素铬铁。另一台202号炉,1987年至1988年上半年亦为冶炼一分厂在丰水期增开电炉,共生产碳素铬铁5414.98基准吨。1988年下半年拆迁转让给福建省富文钢铁厂。容量为3000千伏安的电炉,于1989年1月20日由冶炼二分厂开炉投产,生产硅铬合金。

  截至1989年底冶炼二分厂共生产碳素铬铁6568吨,硅铬合金1624吨。同年由横钢自行设计扩容为6000千伏安的新202号炉正在进行中。

  冶炼二分厂原料系统是根据北京首钢提供的软件服务的一条自动上料线。硬件由分厂自行设计,并制作了全部非标准设备。采用tk8d-2型工业控制机和2台zsy-4型中子测水仪,实行水份连续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