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密返上海(1 / 2)





  一个月之后, 罗夏至一行人秘密返回上海。

  顺德的考察之旅坚定了梁少龙南下投资的决心,除了纱厂,他甚至打算出资购买下位于吕宋岛的一座橡胶园。如今国内橡胶短缺, 这笔买卖可谓是一本万利。

  在给黎叶布置完了功课后, 罗夏至就没有再管过他,只是吩咐他在启程之前将报告交给自己。

  同样, 他自己也在做“功课”呢。

  摩登百货里面的保险公司和置业公司给了他莫大的灵感,他也考虑在时迈, 或者在罗氏旗下开展这两项业务的可行性。

  罗氏商行因为本身就涉及国内外航运货运业务, 在“保险”这个概念还不为大多数国人所知的时候,为了业务安全需要,就进行了大量保险投资。现在在上海最大的保险公司都是外国人开设的, 比如开设在外滩金融一条街的美国美亚、美国海龙产物保险、瑞士联宁产物保险等。

  罗氏商社和时迈百货的的各项业务即是由美亚承保,除了包含基础的水险、火险、汽车险外,还有船险、火车险、邮包险等各类业务,与百年后的保险业已经相差无几。

  此次时迈百货火灾之所以损失不大的很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之前花重金买了保险,美亚理赔的金额站了重建款的一半以上。

  因为今年预备开展旅游业务,所以投入的保险金额更多——所以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开一个保险公司呢?

  其实在上海,除了外国人开设的保险公司, 也有很多华商开设的保险公司, 只是因为资金实力不雄厚, 所以在竞争中与外国同行不能相提并论,百姓和商家也不信任他们。小额保险还好说, 大额的物资保险压根不敢交给华商保险公司来做。

  但是罗氏会缺钱么?资金对于罗氏来说完全就不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罗氏除了明里的商行、洋行、百货、旅游业, 暗里还有在成衣厂、纱厂、制碱厂的巨额资产。等罗夏至回去主持电台开幕后, 就连传媒业他们都掌握了杂志和电台两个渠道。

  既然不缺钱, 为什么不开设自己的保险公司?

  在保险公司成立之后,他们可以利用保金进一步加大对各个产业的投资,乃至发展银行、地产,甚至汽车行业。

  一想到钱生钱,利滚利的美好前景,罗夏至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

  于是在香港剩下的时间里,这两主仆就各自考察,各自做报告。

  等从顺德回来,晒得黝黑发亮的梁少龙看到他俩坐在办公桌后奋笔疾书的模样时,都要忍不住反省,自己不过就参观了一个橡胶园就投了几十万款子的举动,是不是过于冒险了?

  从广州开出的火车缓缓向上海行使,在香港的这段时间这几人都算是有了巨大的收获。最重要的是,笑笑的学校也已经联系好了。

  如今已经是阳历的五月初,还有一个多月笑笑就要从教会女中毕业了。黎叶考察了几家香港的女子中学和大学的附属中学后,挑选出了几家承认上海这边国中毕业成绩,可以直接入学的学校名单。

  罗夏至在挑选一番后,拍了电报给罗云泽。出乎罗夏至的预料,罗云泽没有选择那几个英国人名下的贵族女中,而是选了一个远在深山,简朴到类似女子修道院的教会学校,然后让他去帮笑笑报名。

  在听说罗婉仪这半个月里依然试图串~联同学罢~课,而被关了禁闭的消息后,罗夏至也明白了他大哥的良苦用心。

  于是在填写入学申请表的时候,面对“是否有佣人跟随入学”的选项时,罗夏至直接选择了“否”。

  或许他大哥说的没错,笑笑就是过得太舒服了,需要吃点苦头,才知道赚钱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除了给笑笑考察学校,黎叶还在这一个月里基本走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

  人生地不熟,语言也基本等于不通的他,在选定了几个人流量稍大的路口后,就展开了最傻的办法——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带着一壶茶,一大罐黄豆,坐到路口边的茶馆,或者干脆坐在马路牙子上,看到一个路过的行人就往空罐子里扔一粒豆子,来计算从早到晚的人流情况。风雨无阻。

  除了人流,他还会考察这几条街道附近的商业设备,消防设备,乃至人流素质,全部一一记录下来后,汇总成了报告提交给了罗夏至。

  看着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几个区域的名称,罗夏至真的是对他刮目相看了——九龙地区的弥敦道和么地道、港岛的上环和铜锣湾区块,果然是之后商贾云集的超级繁华地段。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出如此判断,这孩子真的是下了大功夫。

  最有意思的是,黎叶他还抽空坐船去了一趟澳门,在那份可行性调查资料上面,添了一笔:港澳两地拥有优质深水港,可考虑发展远洋船运业。若不涉及道德良心谴责,亦可考虑博~彩业可行性。

  看的罗夏至啧啧称奇,暗叹自己真的挖到了一个“宝藏男孩”。

  而此刻这个才刚二十岁出头的“宝藏男孩”又不知道为什么和梁少龙掐起来了。

  李兆业很识趣地又躲回了自己的包厢,而罗夏至也受不了这两个人的幼稚行为,干脆把他们两个赶到包厢外面去,由得他们踢来踢去。

  “你这个满脑子黄色废料的白痴!”

  两人一路从包厢车厢打到餐车车厢,看到列车员推着餐车朝他们投以诧异的眼光时,才悻悻住手。

  即便停手,黎叶也是气的浑身发抖。

  这个梁少龙,居然悄悄问他在这个月里有没有趁他不在,“勾引”罗三爷,生米煮成熟饭。好在回到上海后,可以和顾校长一较高下。气的他也不顾三爷在场,当时就一拳挥了过去。

  罗三爷是什么人?那是他的神,是他的救赎,是慈悲的月光,他连直视他都感觉自己是在亵渎,怎么敢对他抱着那样龌龊的思想?

  何况顾校长可是自己的校长啊,没有顾校长的许可,他根本不可能从崇明岛转校去南洋男子中学。校长还免了他的书杂费,同意他在读书期间勤工俭学。在他报考大学的时候,更是为他亲笔写了推荐信,让他这样毫无出身可言的寒门子弟能够踏入东吴大学的校门。

  他们都是对自己很好很好的,都是自己今生的恩人,这样高贵的三爷,能够和这样高尚的顾校长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他怎么能,怎么敢插足到这两人之间?

  “你那么喜欢小夏,就真的对他一点‘非分之想’都没有么?”

  摸着被揍的裂开的嘴角,梁少龙难得用对了一个成语——非分,是啊,这不是“非分”,又能是什么呢?

  “不要说我没有提醒过你,我的那个表哥,你的校长——是个疯子。”

  看着黎叶愤恨的表情,梁少个龙冷笑道,“只有我们家里人才知道,这个家伙有多么执拗,疯起来天王老子都不认,什么前途、名誉他都可以不管不顾的。”

  那年,顾翰林在医院实习,遇到了一个送松江乡下送来就医的难产产妇。在看到接诊的大夫和助产士都是男人后,产妇的丈夫就发了疯,不顾妻子已经大出血的现状,一定要现时现刻让医院给他们找个女的产科大夫来。

  那年头能念到医科毕业的女子极少,顾翰林好不容易说服他大夫不在乎性别,让他以妻子的生命为重,快点剖腹产的手术协议时。那个男人又死都不肯下笔,说从古到今只听说苏妲己把孕妇的肚子剖开,这洋人的医院果然都是妖术,说什么都要带产妇离开。

  最后的结果是在进行两个小时的拉锯战后,产妇死在了手术室的走廊里。一尸两命,死不瞑目。

  发了疯的丈夫又开始撒泼打滚,要让他们医院赔人赔钱,一时引来无数人围观,甚至惊动了记者前来采访。

  而他的表哥,在忍受了两个小时的无理取闹后,居然当着众人的面,抄起手术刀就往那丈夫身上扎去。

  一共七刀,刀刀见血,却又完全避开了身上的主要器官和要害。血流了一地,人却没有什么大碍。让人不禁怀疑他这举动背后到底是疯狂还是冷静。

  当时带他实习的老师就是现在仁济医院的院长,也是顾老爷子的至交好友,完全没有想到这位好友之子居然会做出如此癫狂的举动。

  众目睽睽之下,当年才二十多岁的顾翰林被巡捕房带走,关入了看守所接受调查,同时,彻底结束了自己十多年的医学生涯。

  不过在这个黑暗的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顾老爷子在杏林界的地位摆在那里。在赔付给了那个产妇的丈夫一笔不菲的赔偿款后,顾翰林就被放了出来,别说报纸了,仁济医院内部都被彻底封了口,不得谈论那天任何的消息。

  经过了这件事,大家才知道这位平时总是文质彬彬的顾家小儿子是怎么样的性格。而顾翰林也因此彻底对医学死心,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改投了教育界。

  在北平念师大的头几年,顾翰林可是没有问家里要一分钱不算,还靠着给报纸杂志投稿,给人翻译外国著作和文件,把当时家里给他支付的赔款都给还清了。

  梁少龙曾经特意跑去北平看他,他那个也算得上是半个少爷的表哥,大冬天的借宿在一间冷得几乎滴水成冰的破庙后院里。

  北平的冬天可不比上海的冬天,他表哥就在没有暖炉的房间里,披着棉被坐在熄了火的炕头给人写稿子。

  原本修长的,握惯了银色手术刀的手指上被冻出了一个个青红色的冻疮,看的当时才十多岁的梁少龙哭的稀里哗啦的。当时就拉着他去北京最好的酒店投宿,临走的时候还不顾他的拒绝,把带着的现金都留给了他。

  在他的印象里,这是表哥“疯”的最严重的一次。

  所以之后什么交了男朋友啊,男朋友出轨后杀上门去揍得人住院什么的,压根不值一提……

  “我喜欢少爷,是我自己的事情,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黎叶哪里知道梁少龙在担忧他的性命安全,只当他在讽刺自己不自量力,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